州住房城乡建设局2020年工作总结

来源: 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 2021-03-22 09:09

州住房城乡建设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全州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有力工作措施推进落实。

(一)全员积极投入战场战斗,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针对疫情一线防护物资匮乏情况,第一时间协调防疫物资购买渠道,选派31名干部到街道社区参加抗疫战斗,深入工地和企业,指导项目施工现场和房地产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生活垃圾运输工具和处置场所、城市公厕进行消毒杀菌。累计向环卫工人共发放口罩25369个,对环卫工人开展防护知识的普及工作累计13036人次。采取灵活多样工作方式推进复工复业,吹响全面复工“冲锋号”,全州301个建筑市政项目节前到岗人数17723人,复工率100%。

(二)找准补齐农村住房保障短板,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和省住建厅关心支持下,全州住建系统坚决贯彻脱贫攻坚重要决策部署,凝聚部门上下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与时间赛跑,与问题较量,不断补齐农村住房保障短板,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年赴县督战累计570余人次,抽调业务技术骨干186人,对从江、榕江县2014年以来就地脱贫困户、2016年以来实施的危房改造户和透风漏雨人畜混居整治共计8.5万户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共完成危房整治1767户,整治率100%,完成透风漏雨整治15203户,整治率100%,率先在全省完成因灾增量危房改造工作

(三)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生活条件。以尊重民意为前提,协同街道、社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等形式主动解读老旧小改造政策,全面摸清全州改造底数。制定2020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改造范围、内容及标准。切实贯彻执行贵州省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及项目审批指导意见,完善建设程序,简化审批流程。纳入2019年改造计划的49个小区已全面开工,其中有41小区完工;纳入2020年改造计划的62个小区已全面开工,其中有3个小区完工。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

(四)在转型贷款融资渠道上下功夫,城镇安居工程完成目标任务。2020以来,不断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对接,积极推进棚改贷款转型工作,全州棚改项目成功转型获得批复6.65亿元。积极主动对接州建行,探索盘活公租房资产,全力推进“公租房新租贷工作”。省下达我州城镇棚户区改造任务200户,主要集中在三穗县实施。已开工建设200套,任务完成率100%

(五)切实落实“稳”字当头,房地产总体呈平稳健康发展态势。按照中央“房住不炒”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全国住建工作会议明确的“稳”字当头,坚持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全州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1.82亿元,同比增长23.8%,连续9个月恢复正增长,增速全省排名第5名,占年度目标任务100亿元的171.82%。积极开展房地产行业乱象整治,及时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保持高压态势。建立长效机制,要求各县市住建部门定期不定期对房开企业、中介机构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六)在优化服务上下真功夫,助推建筑市场有序发展。我州入统计名录库的建筑业企业136家,累计报送产值211.2亿元,同比上升8%。全州全年新增建筑业资质企业107家,全州建筑业资质企业累计达447家,其中,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228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99家、施工劳务企业120家。全年新增110家。全州全年新增入统计名录库建筑业企业24家,累计在库企业136家。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指导帮助州内装配式企业的发展,支持贵州凯欣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继续搞好自身发展,在州内站稳后,逐步将市场向州外发展。积极参与和指导凯欣公司对《贵州省装配式木结构设计标准》、《贵州省装配式木结构质量验收标准》的编制。

(七)紧盯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聚焦城乡生活垃圾治理。2020年以来,紧盯长江经济带建制镇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的目标,强化工作督促指导力度。全州累计建成16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1241吨/日;建成凯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工程,处理规模达800吨/日,项目覆盖凯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雷山、台江7县市,日均处理能力超700吨/日,占总服务协议量562吨/日的125%以上。全州129个建制镇垃圾转运设施,已建成129个,建成率达100%,已实现建制镇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目标

(八)围绕提升城镇综合能力,加快补齐市政设施短板。2020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强化措施,督促指导各县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工作抓手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疫情对经济建设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日常调度、现场检查、专项督促、季度通报等形式,全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城建投资增长新增建成社会公共停车位2874个,累计建成海绵型道路44个、海绵型公园绿地33个、海绵型小区29个、海绵型景观河道18个.我州城镇基础设施共争取获得3.08亿元,其中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9亿元、中央补助资金0.63亿元、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0.55亿元。

(九)以申报保护利用示范州为契机,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我州被列为全国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示范市(州)之一,获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3亿元根据示范村“一定四提升”打造要求,积极推进我州2018年、2019年8个省级示范村项目建设,村落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同时编制完成2020年5个省级示范村实施方案、下达省级补助资金1500万元以及启动相关项目实施等工作。

(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城镇生态环境。公园绿地增量工程完成53.52公顷,完成率为178.4%;城市绿道体系建设完成22.88公里,完成率为228.8%;城市绿廊建设完成44.52公顷,完成率为148.4%。以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为抓手,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加强城镇社区公厕建设。截至12月31日,完成新建改造城镇社区公厕43座,完成目标任务20座的215%。圆满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既定的目标任务。

(十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城市管理规范有效。全州共设置流动商贩临时性经营摊位4751个,增加4751个就业岗位,其中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48人。督导指导各县城市城管综合执法部门查办违法违规案件7514件,立案3732件,结案3592件,行政处罚企业258家、个人3549人,罚款304万元。另现场责令限期改正4316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1244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