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住房城乡建设局2023年工作总结

来源: 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 2024-01-15 10:48

大力实施“四改”,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始终城镇四改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和重大民生工程推进实施。一是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2023年省下达我州棚户区改造新开工任务1666套,建成13787。截至目前,全州新增开工棚户区改造1666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14824建成率107.5%二是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新进展。2022全州改造任务已全部完工,完工率100%2023年改造任务开工221个小区30004户,开工率100%建成老旧小区改造123小区20172三是背街小巷改造有序推进。2023年全州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66条,完工率127.88%四是城镇燃气管网建设超额完成2023年全州新建城市燃气管道140.98公里,占省下达目标任务50公里的281.96%,占州级目标任务100公里的140.98%

(二)强化主体培育,建筑产值持续增长坚持深化建筑业“放管服”和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率,建筑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一是夯实企业主体培育。加强建筑市场主体培育,鼓励企业解决资质纵向和横向提升,增强企业承接能力,为“四化”建设提供企业支撑2023以来,新培育建筑业企业225家,帮助企业三级升二级资质80家,指导建筑企业申报一级资质14家,其中已获得1家,正审核3家;全州建筑业企业累计达938家,劳务企业205家,总专包企业733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505家,专业承包企业228二是提升建筑业产值。激发建筑业创新动力,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2023年以来全州申报入统计名录库的建筑业企业共24家,在库建筑业企业累计达205家。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09.2亿元,同比增长3.5%,总量全省排第三,增速全省排第六。三是精准服务建筑企业。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提倡主动服务,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存在问题。2023年以来,深入企业调研、服务40人次,涉及企业80余家;加快惠企政策兑现,全州55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主体培育奖补资金660万元全部兑现。是强化建筑业市场监管。重视建筑市场稳定,强化建筑市场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开展建筑企业、监理企业、检测机构等“双随机、一公开”检查13家,发现督促整改问题21项;持续开展专项资质动态核查,全州通报5次,通报问题企业128家,有效确保建筑市场健康运行,促进企业依规经营。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审批系统上登记项目5761个,办件总数10935个,在办件数74件,办结10579个,撤件数282件。

坚持房住不炒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动摇,及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化解处置问题房开,加快保交楼交付,坚决稳住全州房地产市场。2023年全州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4.96亿元,同比下降8.2%。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1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6%一是及时出台促进稳定房地产市场工作措施。针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的趋势,认真分析研究全州面临的主要问题后,以州人民政府名义出台了《黔东南州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方案(试行)》,统筹用好农村耕地和宅基地增减挂钩、保障性租赁住房补助、换购住房退税、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等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政策,建立州县(市)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打通城乡两个端口,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深入推进风险楼盘处置化解工作。在总结2022年问题楼盘攻坚行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要求相关县(市)党委、政府签订风险楼盘处置目标责任状,限期对风险楼盘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类化解,目前已化解项目22个,化解完成率34.4%三是加快保交楼项目建设交付。全州15.1亿元专项借款已累计拨付使用14.73亿元,使用率97.5%累计完成交房任务1.33套,占总任务数1.53套的86.6%会同相关部门召开房地产、建筑业企业融资对接专场会议,积极协调银行机构落实配套融资政策措施,帮助2个项目获得开发贷款授信共4500万元,5家施工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共3120万元。四是积极推进物业党建工作。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派驻促建等方式,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企业、居民小区(网格)党组织应建尽建。目前全州共有物业服务企业220家,管理服务小区379个,其中76家有党员从业人员共200人,物业服务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15个、联合组建20个覆盖47家。积极开展物业党建示范点创建,目前已成功创建物业党建示范点17个,呈现出一批新的物业行业管理模式,如岑巩县探索出的“13336”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凯里市社区红管家模式建立三方议事规则,联动协商解决小区治理难题,目前收集物业行业难点、痛点、热点诉求324件、办结263件,办结率81%,其余正在协调化解中。

(四)加快补齐短板,城镇品质不断提升。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主抓手,不断完善功能夯实基础,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一是抓好争资争项工作。2023年,为统筹全州住建系统争资争项一盘棋,建立了争资争项工作台账全州住建系统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类资金、债券共计14.57亿元二是城建投资实现稳增长。全州在建城市(县城)城建项目406个,共完成投资113.11亿元,占省下达我州目标任务99.19亿元的114.03%;小城镇在建项目159个,各县(市)共完成投资22.89亿元,占省下达我州目标任务10.81亿元的211.7%三是停车位建设超额完成任务。全州建成社会公共停车4101,占下达目标任务2500164%四是新增城市道路建设进展顺利。全州新增城市道路33.56公里,省下达目标任务30公里112%五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新增公园绿地51.67公顷、改造公园绿地17.6公顷、小微公园8个、城镇型绿道8.63公里、郊野型绿道16.75公里、林荫路30.67公里,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7.63%117.33%100%143.83%279.17%113.59%

贯彻生态理念,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垃圾处理方面:一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不断夯实。根据贵州省生活垃圾收运实时计量系统数据,2023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为84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5%,比202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二是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运营日趋完善全面建成凯里市、三穗县和南部片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凯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主体基本建成,焚烧发电处理能力达到2100/日,实现辖区内16县(市)全覆盖,全面建立了以焚烧发电处理为主、卫生填埋为保障的处理格局。同步配套建成了凯里市飞灰应急填埋场、三穗县和黎平县飞灰填埋专区,焚烧发电厂飞灰处置问题。建成凯里市和黄平县餐厨垃圾处置设施,新增处理能力125/日;镇远县餐厨垃圾设施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州生活垃圾处理由原来卫生填埋的单一处理模式,向焚烧发电、餐厨处理等多元式处理模式迈进。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面持续扩大。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收运体系行政村全覆盖2023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垃圾收运平均正常运行率达到97.5%30户以上自然村寨收运设施覆盖率达到98.5%绿色建筑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年目标任务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80%2023全州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为82% 二是推广应用磷石膏建材。2023年省住建厅下达我州磷石膏建材消纳任务量5万吨磷石膏消纳任务,目前共完成磷石膏消纳量6.2万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

强化示范引领,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作为后发赶超的优势来推动。一是全力推进国家级示范州建设。目前示范州黎平县黄岗、四寨、堂安、从江县大歹、榕江县大利5个重点片区拟建项目239个,开工建设232个,已完工232个,累计完成投资19444.17万元;25个保护利用型村落总投资5257.12万元,拟建项目159个,已开工建设159个,已完工152个,累计完成投资5127.12万元。二是大力抓好省级集聚区建设。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省级集聚区拟建项目207个,已开工建设206个,已完工195个,累计完成投资9641.91万元。三是实施传统村落风貌提升工程。全州415个传统村落累计排查出18253栋建筑风貌破坏的房屋,已开工整治15783栋,开工率86.46%,完工14366栋,完工率78.7%;同时累计排查出11701蓝帽子已全部完成整治。四是积极推进传统村落试点示范建设。2023年传统村落试点示范和共同缔造示范建设任务涉及黄平、从江、锦屏、施秉、三穗、天柱、丹寨、黎平、榕江、台江10个县共23个村,项目总投资700万元,拟建项目117个,已开工81个,已完工49个,累计完成投资434.71万元。五是加快推进传统村落共同缔造升级版建设。2023年传统村落共同缔造升级版建设任务涉及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5个县共10个村,拟建项目72个,已开工67个,已完工34个,累计完成投资1453万元。六是实施传统村落消防基础设施提质升级。2023年传统村落常高压水网设施提升建设涉及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6个县共110个村,截至目前,已完工110个,工程进度100%。采取州级采购物资、县市组织实施的方式优先实施凯里、天柱、锦屏、黎平、榕江、雷山、从江(岜沙、占里和小黄)7个县市228个传统村落共8513户木质房屋电改建设,截至目前,州水投已完成电改物资采购分发,7个县(市)累计完成8513户木质房屋电改建设,工程进度100%七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州17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全部编制完成保护规划;累计公布确认的346处历史建筑全部完成挂牌保护和测绘建档;印发实施《黔东南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

(七)夯实住房保障,持续兜牢民生底线。始终把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全力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城镇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众住房困难问题。一是持续巩固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机制,制定印发了《黔东南州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黔东南州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预案》,对全州农村房屋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新增农村危房并符合政策条件的,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发现一户,整治一户,保障农村群众住房安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截至目前,全州完成排查并录入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息平台811338栋。2023年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49户,竣工3749二是积极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为切实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及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问题,2023州新增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799套,开工率100%建成273完成年度建成任务121.95%完成2023年新增公租房分配任务70套,完成率100%;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366户,完成发放任务的122.85%

)深化质量监管,安全底线扎得更牢。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强化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州房屋市政施工领域累计派出检查组927组,立案调查共100起,其中无施工许可证立案调查52起,下达停工整改项目82个,行政处罚金额为1846.71万元;共排查出一般隐患3500项,已整改3487项,整改率99%,查出重大隐患77项,已完成整改77条,整改率100%二是强化城镇燃气安全生产。全州累计排查隐患3953条,已完成整改3924条,整改率99%;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及打非治违工作。全州城镇燃气共组织检查(组次)1828组,组织检查(人次)5208人,检查单位企业场所(家次)8567家,查处非法违法行为39起,立案调查36起,停业整顿2家,行政处罚金额累计27.88万元。三是大力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隐患。全州排查完成并录入全国城乡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信息归集平台系统自建房共计1049087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51044栋,其他自建房998043栋。排查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共计4167(经营性自建房265栋,其他自建房3902栋),其中经安全鉴定无隐患销号38栋,经专业技术人员复核判定无隐患销号20栋,采取整治措施销号4105栋(其中工程措施2201栋,管理措施1904),综合整治率100%,工程措施整治率为53.57%。整治工作按照省州专项整治方案时序要求按时完成了各阶段的目标任务

强化综合执法,提升城管理水平。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城市治理要求,坚持突出重点、管治结合、综合施策,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一是持续提升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执法(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水平巩固提升行动,2023年共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相关制度289项,签订文明执法承诺书734份,聘请义务监督员62人。二是加大案件查处。加强对油烟污染、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等违法行为巡查查处,共整治油烟、噪音污染8132起。加大对无证施工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查处力度,共完成处理无证施工案件61件,其中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9件,不予立案12件,立案40件,结案21件,罚没款996.7723万元。强化城镇燃气领域安全监管执法,提升城镇燃气安全发展水平,共开展城镇燃气领域专项整治20次,立案16件,结案11件,罚没27.47万元,行政处罚企业9家,行政处罚个人5人。2023年,全州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共立案1725件,办结1635件,处罚企业138家,处罚个人1535人,罚没款总额3334.90万元。三是提升城镇精致管理水平。抓好示范创建。全面完成17条(总长32公里)示范街区创建,在示范街区辐射带动下,共修复城镇破损道路33.25万平方米,施划标识标线64298处,修复城镇破损路灯13559盏,修复更换破损窨井盖5375个,修补松动、破损人行道地砖326614块,修复完善公交站台、车站、广场、公园299座,补植绿化带死株、空株、缺株4.28万株。全面整脏治乱。全面加强对城镇主干道、商超、农贸市场周边、773条背街小巷、364个老旧小区、273个城乡接合部(城中村)、151个公园广场开展日常保洁,共清理城镇河湖水域垃圾1996.76吨,清洗维护果皮箱和垃圾箱2463372个(次)。规范市场管理。联合州市监、商务、公安、消防、水务等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农贸市场日常督导检查,对全州137个农贸市场进行综合整治,排查整治农贸市场卫生状况、经营秩序853713次,检查经营户经营情况166213户,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加大风貌整治。联合州工信局、州文广局、州自然资源局统筹推进空中管线蜘蛛网”“蓝色屋顶彩钢棚进行清理整治。目前,完成空中管线蜘蛛网整治14814处、2766.15公里;完成蓝色屋顶整治15868个、面积1240776.75平方米;整治破旧喷绘广告和门店招牌16032处,城镇视觉空间更加亮化。四是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印发《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以服务提升为主题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全州动员部署会,要求各县(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服务提升为主题巩固深化强基层、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的要求,对照14项标准,健全长效机制,抓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