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城市部分新建小区居委会、物业企业和业委会各自为政、职能不清、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凯里市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力量,开展物业党建联建,推行“社区红管家”便民服务,有效激活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形成小区问题反映有渠道、便民利民服务有平台、群众难题解决有机制的工作闭环。
一是“一家”管总,“全要素”精准入社。依托“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覆盖体系,以党建为引领,从整合各社区社会治理参与者入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广泛吸纳包联领导、包联(网格)单位、社区“两委”、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物业公司党员、业委会党员成员、楼栋业主代表、小区党员业主等红色力量,搭建覆盖全市所有社区的“社区红管家”组织体系。以小区为单元,建立“红管家”议事厅、物业会诊室,推行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网格(小区)党支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调配合,条管单位、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1+4+X”“社区红管家”治理模式,并通过业主委员会主任、物业企业管理层和小区(网格)党组织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目前,全市9个街道34个社区“社区红管家”组织已组编“红管家”12000余人。打造了和谐社区、振华社区等一批“社区红管家”示范点。
二是“管家”帮办,“零距离”贴心服务。将“社区红管家”便民服务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机衔接,在每个社区建立“社区红管家”微网格,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将在职报到党员内嵌到楼栋单元,并有效联动各方“社区红管家”力量,推行群众点单、社区党组织派单、“红管家”接单、服务对象评单“四单模式”,常态化开展教育服务、卫生整治、平安建设、文体活动、经济建设“五进小区”党员服务群众活动。推行问题收集、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群众评议“社区红管家”服务机制和“红色代办”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社区红管家”收集群众需求后,向上对接资源、向下团结群众,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区,治理合力凝聚至基层,便民服务提供到群众身边。目前,建立“红管家”微网格102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00余件。
三是“码上”管理,“微服务”畅通终端。依托“智慧社区”“码”上服务小程序拓展“社区红管家”服务模式,将网上业委会、网上投票、小区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生活缴费、报事报修、投诉建议、志愿服务、社区商圈等功能融入平台,引导群众进行线上诉求反映和处理,实现群众“码上点单”,“社区红管家”“码上回应”。按照“社区红管家”服务流程,将小区群众反映问题清单划分为基础设施、政策咨询、爱心帮扶、矛盾调处四大类,由街道社区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每月组织“社区红管家”成员与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分析研判、限时办理。如大十字街道“智慧大十字”APP服务平台让小区居民掌上享有“社区红管家”便民服务;洗马河街道将居民“码上办”平台与“周三有约”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精准网罗群众“微心愿”,一链式延伸“社区红管家”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