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黔东南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贡献住建力量。
一、坚持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州住房城乡建设局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通过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习,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扛起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高质高效推进全州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全州住建系统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开展。10月13日,通过参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宣传,并向社会公众发放住建领域惠民政策和安全防范宣传资料,进一步推进黔东南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锦绣黔东南作出新的贡献。
二、坚持培根铸魂,聚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牢记殷殷嘱托,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州住房城乡建设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思想政治引领,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实现干部教育全覆盖,引导全州住建系统各族干部投身在黔东南建设的生动实践中。通过常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专栏、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微视频微纪录片,引导干部职工和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潜移默化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心灵深处,聚力推动黔东南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整体谋划,多维互嵌促进多方位融合。始终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政治责任,厚植为民情怀,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有序实施住建领域民生发展工程,推动全州住建工作“有形”。2024年以来,全州住建系统有序推动实施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水改”“电改”工作,265个村寨“水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69个村寨“水改”项目,19229户“电改”项目已完成;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5.81亿元,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152.91万平方米;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81个小区13209户,开工率100%;完成城镇燃气管网建设132.2公里;配租公租房36577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698户,发放金额1343.91万元;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农村住房保障监测34万户,动态新增农村危房695户已全部竣工;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推动收运体系不断延伸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逐步解决收集设施缺漏、重复、破损等问题。累计建成投运174座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实现生活垃圾转运设施乡镇全覆盖,累计在农村配备垃圾转运车152辆、清运车914辆、收集点12964个,实现收运体系行政村全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寨覆盖率达98.1%。将传统村落“串珠成链”形成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和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抢抓“村BA”“村超”火爆出圈机遇,启动“村BA”“村超”和传统村落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补足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短板,推动“农、文、旅、体”进一步融合发展,实现全域旅游发展,并深入践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探索总结“精品型、提升型、普及型”三类传统村落示范试点模式,累计实施完成共同缔造示范试点78个。
件件惠民举措扩大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拼图”,促进了全州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多方位融合。